我手上有一本2010年1月31日的亚洲周刊。这一期有篇专题是《高铁改变苏州上海生活方式》。该文第一段如下:
当下,『钟摆族』成了苏州、上海年轻人的流行词。。。『上班在上海,居住在苏州』,曾经是很多人的梦想,随着京沪高铁、沪宁城际铁路的相继动工,这一梦可望圆了。苏州到上海十八分钟,到南京一小时,到北京四个多小时。苏州人不用出城就能搭上时速三百多公里的高速列车。
第三段描写一名苏州人的经历:
家在苏州相城采莲路的陈嘉颖,星期一早晨七点四十七分,准时踏上了从苏州开出的D455次动车组列车(俗称『子弹头』)。四十分钟后,八时二十五分到了上海,她出站换地铁,八时五十分前到达位于浦东陆家嘴的银行办公室。。。
(注:京沪高铁、沪宁城际铁路还在兴建中。)
中国和西方作家的差异就在于此:换作是西方作家,必定颠倒次序,先写陈嘉颖,再谈钟摆族。透过个别例子,引申出广泛的现象,这是他们惯用的手法。
我也学会了西方式的写法,这篇帖子其实就是一个例子。
我写文章不注重什么方式,只要想写就写何必那么麻烦。呵呵呵。。
ReplyDelete你明明就是先寫鐘擺族, 才寫陳嘉穎嘛.. 和你說的西方人寫作方式有點矛盾哦..
ReplyDelete花木兰
ReplyDelete你这样如何当老师哪?
SK
不是我写的,我是抄亚洲周刊。
well..
ReplyDelete